正版bbin平台下载

图片

所在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动态 > 正文

多彩广南、推普同行——信息工程学院推普志愿服务团赴云南省广南县开展活动

2025-08-29  阅读次数:

八月的云南,以一场雨为信息工程学院推普志愿服务团“接风洗尘”。8月21日至27日,由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团队组成的推普志愿服务团队前往了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古诗词诵读活动等形式,让普通话成为架起乡村振兴的桥梁,推动普通话普及与多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乡村发展需求深度融合,让青春的力量注入这片土地中。

博物馆之旅:语言搭桥,诗韵传情

8月22日,在云南省博物馆的多功能媒体前,志愿团成员正为小朋友们拆解成语“一言九鼎”:“小朋友,抬头看,鼎在周王朝是权力的象征……”在这里,志愿者并非普通参观者,而是文化“摆渡人”——他们将文物背后的故事转化为生动讲解,把晦涩历史变成孩子们眼中的“时光童话”。看着孩子们踮起脚尖凝视展柜、举起小手追问细节,成员们忽然明白,博物馆的玻璃不是隔阂,而是用知识与热情为云南未来搭建的、通往过去的桥梁。

8月25日,风掠过湖面的时刻,广南民族博物馆前“文物小使者”比赛正热闹开场,孩童的清脆声浪与掌声交织成独特背景音。团队成员握着彩色扇子轻轻挥动——好奇的小脑袋纷纷转过来,像追着阳光的向日葵。成员们将扇子递到孩子掌心,教他们念扇面上“春眠不觉晓”的诗句,从“春”字的翘舌音到“晓”字的声调,一字一句耐心指导。志愿者引导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在扇面上写下心仪的诗句,风把软糯的诵读声吹向四方。扇子传递的温度、语言碰撞的温柔,以及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那是普通话与童心相遇时,最动人的模样。

普通话调研:倾听云南乡村集市的声音

为真实掌握云南不同场景下普通话使用现状,志愿者走进了县城的赶集现场、莲湖公园及坝美地区,以问卷采访形式聚焦“日常普通话使用频率”“普通话重要性认知”两大核心问题。调研覆盖不同年龄、职业及生活环境的群体,其反馈集中体现出云南基层民众对普通话的实际需求与积极认知,为后续推普工作的针对性开展提供了详实依据。

在市集调研中,团队成员穿梭于各类摊位间,先后与保安、摊主、返乡务工摆摊大婶及随家长出行的儿童交流。受访者虽多带地方口音,部分使用“方言普通话”,但均能清晰表达观点,其反馈为调研提供了充满生活感的基础数据。莲湖公园午后时段,团队与游人交流。一名儿童在母亲鼓励下,尝试用普通话与成员打招呼,展现出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多位游人在谈及日常使用场景时,分享了与外地朋友交流的经历,普遍认同普通话的沟通价值。此外,团队还前往坝美这一“世外桃源”般的村落,走访当地壮族居民。受访者表示,因接待外地游客、子女学习及日常经营需求,自身从“不会普通话”逐步过渡到能进行基础交流,且一致认为普通话对生活、学习、生计均具有重要意义。

特校暖程记:捐赠间藏着互助的温暖

在第九个残疾预防日来临之际,初秋的云南仍带着夏末的温润,云南特殊学院校园尚未迎来学子返校,志愿团队带着精心筹备的物资走进这片静谧校园。为让助力举措更贴合特殊教育需求,团队成员与在校老师、学校负责人围坐交流,确认物资种类、规格是否适配学生学习生活,深入了解普通话教学在特殊教育场景中的实际难点与需求。交流后,团队仔细完成物资清点交接,并将普通话宣传手册递至校方手中,盼着这些物资与资料能在开学后成为学生触摸广阔世界的助力。虽未与学生谋面,但此次“提前抵达”的行动,不仅为校园注入关怀,也为后续特殊教育场景下的推普工作筑牢基础。

“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这一路有无数温暖的瞬间:滴滴司机热情的与志愿团分享广南风土人情;团队成员熬夜制作团扇,认真抄写古诗词;孩子接过扇子时眼里闪烁着的微光。普通话于我们而言,早已不只是一种语言工具,它是连接乡村与外界的纽带,是点亮孩童眼眸的星光,是传递温暖与希望的载体。风会记得我们走过的路,云会见证语言种下的希望。

未来,我们仍将以语为舟,继续在推广普通话的路上前行,让更多人看见更广阔的世界,遇见更好的自己。



上一条:国际教育学院开展留学生暑期文化实践活动

下一条:茶与食品科技学院积极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关闭

主办单位: 正版bbin平台下载

Copyright@2007正版bbin平台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3184号
地址:江苏省句容市文昌东路19号   网址:

 招生咨询电话:400-105-6166、0511-87290888